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之一
发布时间: 2011-12-05 浏览次数: 1138

 六中全会《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纲领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说,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文化建设与发展。全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深入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与经验,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全会的决定,思想深刻、旗帜鲜明、内容丰富、与时俱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性,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纲领。
  全会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刘玉珠认为,这种提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不断地以思想文化觉醒和觉悟来把握前进的方向,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力量,推动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今天,从传承和弘扬五千年来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党应该说是一个成功的执政党,是一个成功的建设者。”刘玉珠说,文化是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全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格局中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担当,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目标。应该说,全会的《公报》和会议的《决定》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是一个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全会。
  全会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们党根据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来的奋斗任务和目标。这对具体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来讲是一个让人振奋、同时又倍感有压力的目标。因为在我们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的进步是广大消费者对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提出的新需求,作为政府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来讲,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呼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精神和文化消费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应该按照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双轮驱动,来建设我们的文化。
  全会明确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行动。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怎样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承担起推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责任,进一步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政府的有关部门应该把全会的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使全会的精神能够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政策当中来,而且政策措施又符合文化产业发展和我们政策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能够变成我们的自觉行动,让我们的整个国民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能够享受到文化惠民政策给大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精神文化享受。这是我们政府部门应该认真考虑和立刻行动的。提高我们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主动地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这是我们当前一个的首要任务。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各项改革与发展,都具有宏观方面的要求。要把宏观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还是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各个部门应密切配合,根据现实国情和各地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全会精神落实到政策当中,这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真正形成文化的自觉。
  刘玉珠表示,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文化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文化事业上探索了一条怎样在当时的社会和经济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方面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道路。在这个方面,我们摸索了很长时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在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怎样抓好文化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新的课题。经过长期的实践,文化市场逐渐兴起和繁荣,有关部门认真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关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的做法,这应该是对文化发展与实践的深刻总结,符合当前文化责任发展的客观实际,同时也是能够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活动方面的需要。
  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文化发展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刘玉珠表示,这个理论创新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丰富和完善,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消费者不同的文化消费需求,以使它对实践的指导也更符合实际。所以,这个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对我们从事文化创作、文化管理和文化经营活动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之二

六中全会吹响中华文化复兴的号角

——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8日闭幕,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网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他认为,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公报》对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阐释,这不仅鼓舞人心,也体现了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文化复兴是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后标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次会议不仅吹响了文化复兴的号角,同时也吹响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号角。
  杨金海提出,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的文化自觉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文化自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标志党对文化战略制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标志着文化自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近代以来,由于受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我们的文化一直处于弱势状态。怎么样振兴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新路何在,一直是有识之士在探寻的问题。这种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太平天国寻求基督教文化到改良派的改良主义文化,直至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都是不成功的。辛亥革命失败之后,许多有识之士进一步从思想文化上反省,认为中华民族不仅应该学习西方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更多的是应该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特别是十月革命之后,中国有识之士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此中国的文化建设才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们党成立后,十分注重先进文化建设。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第一次全面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全面阐释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内涵,那就是要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推进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四有新人”等;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先进文化建设;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和谐文化建设。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次会议进一步全面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并把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使得文化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点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当前形势下,党提出文化自信非常重要。文化自信问题是针对我们的文化不自信而提出来的,即针对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势心理、文化防御心理等等提出的。文化不自信是有历史原因的,客观上是“三座大山”长期压迫的产物,主观上是我们的人民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由于落后而形成了弱势文化心理。从清朝末年到现在一直在争论“中体西用”,后来又争论“西体中用”等等,争论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个心理问题。文化自卑心理、弱势心理、防御心理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建设,也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外交,影响了我们的文化“走出去”。怎样才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如何激发我们的文化自信心理?一百多年来,有识之士一直在努力。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创造我们的新文化,改革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近30多年来,我们在创造巨大的经济、政治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文化的成果,大大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随着我们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的思想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达到空前的程度。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们的文化自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现代文化战略的制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要发展,必须有一套自己的战略和策略。六中全会比较完整地对此进行了论述,这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方向,而不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方向,更不是要回到封建主义的文化。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推进科学发展,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的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我们的人民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六中全会对整个文化建设战略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如何实现这个战略?对此会议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措施,要求脚踏实地的推进我们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维护我们的文化安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等等。其中,“文化走出去”不仅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包括中国现代文化,要给世界人民展现一个现代的、光明的、美好的中国形象。总之,通过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让文化不仅能造福中国人民,而且能引领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为和谐世界建设作出中华民族的新贡献。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之三

建设“文化强国”两重背景五个标准

——中国传媒大学齐勇锋

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此次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原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齐勇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具有两重背景,今后衡量中国成为“文化强国“有五个标准。
  齐勇锋表示,中央提出“文化强国”的目标有国际、国内两大背景:
  从国内层面看,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不仅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包括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健康等目标。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后,使得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为清晰,这也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国际背景来说,当前面临国际经济危机二次探底,出现了失业率高企、贸易萎缩等问题,中国在经济危机当中一花独秀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我们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同时,软实力发展还不够,特别是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面临国际秩序重建当中,我们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谐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的国际影响力还有限。中华文化可以弥补西方文化当中单向思维、个人主义等缺陷,通过发挥我们的软实力在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而为克服金融危机做出更大的贡献。
  齐勇锋认为,“文化强国”应该有五个标准来衡量:一是文化、艺术、哲学、社会科学高度繁荣,形成一批有世界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精品、作品和节目,而且这些作品不断涌现。二是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提升,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大幅提高,文化企业的经济规模应该占到GDP比重的8%到10%左右,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三是文化人才辈出、济济一堂,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大师,形成有中国风格、国际表达的文化艺术流派、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四是文化版权贸易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世界文化贸易当中发挥主导作用。五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高,能够提出引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议题,在构建国际新秩序当中发挥作用。目前的国际议题主要有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后,应该在议题的提出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之四

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的四大时代亮点

——中央党校张希贤

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的时代命题。
  ●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质是建设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新文化。
  ●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生力量,是此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任务。
  ●六中全会在新中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央党校党建部博导张希贤教授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一《决定》共有四大时代亮点。
  亮点一: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的时代命题
  其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需要建设反映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反过来,文化又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影响与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正像“唐诗”“豪放”的文化气质,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经济社会繁荣与知识分子的“漫游政策”的时代特征、“宋词”“阴柔的美”的气质,反映了宋代“山河破碎”的时代景象一样。21世纪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然要反映和服务这一时代主旋律。
  其二,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方式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封建社会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集权政治,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代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产生了以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基点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传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否定与飞跃,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文化与市场经济相对应,这是当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所以,我们要建设的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于中国人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型文化与新的道德规范。这种文化,是对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时期文化的历史性飞跃。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质上是用这种新型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
  其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核心是以科学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指导的,以科学的理论创新推进文化创新,使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滚动式发展,统一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新实践。
  其四,是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科学协调发展的新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文化精品与大众文化协调推进;四大基层文化---城市社区文化、农村乡村文化、国企民企外企微企之企业文化、校园军营机关事业单位之“单元文化”——同时并举,专业文化教育科研医学队伍与广大群众同时从事伟大文化创造;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与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双管齐下”;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现代文化创造竞相绽放的科学发展的新文化。
  其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努力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与繁荣。
  亮点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质是建设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新文化
  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新文化,首先是要反映、服务和促进13亿中国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而致力于的伟大创造。这一新文化,是对社会主义人权思想和各种基本权益理念的伟大创造。人权本无阶级性,但在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其不同政治精神的浸润,“人权”就富有了阶级性。西方某些发达国家几乎天天向中国喊所谓的“人权”,殊不知自己的“人权”就是建立在时不时侵略别人,欺负别人,践踏别人人权基础上的“人权”。当代中国要建立自己的社会主义人权,努力追求人人平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努力实现和保障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这一新文化,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为之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之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为之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这一新文化,需要构建三支队伍合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体系。一是党的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三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原动力”队伍建设。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亮点三: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生力量,是此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任务
  如何正确地认识、科学地建设、创造性地运用和有效地管理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使其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生力量,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网络文化、数字文化、信息文化,是对东汉蔡伦造纸、形成“纸制文化”传播形式以来的历史性飞跃。其次,网络文化又是文化大千世界,什么样文化都有,有资本主义的、有社会主义的、有黄赌毒的、有造谣惑众诽谤的、有色情和暴力的、有讹诈欺骗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些文化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人民的健康和谐文化,进行了包围、进攻和“蚕食”。既然如此,此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就理所当然地要努力和大力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这既是政治责任,也是历史使命。

  我们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网络民主文化,把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公共财政经费公开,在网络上大力发展,让人民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监督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政务行为,建设勤政廉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政府。二要利用网络文化平台,积极推进文学、艺术、音乐、影视等各方面文化艺术作品的伟大创造,推动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要利用网络文化平台,“走出国门”,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新成果,进行广泛的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不断提高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亮点四:在新中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世界文化潮流有一个规律性,那就是世界各国跟着世界前三名走,前三名引领世界发展潮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前三名,世界就跟着资本主义的感觉走。社会主义处于前三名,世界各国就跟社会主义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较量,终究靠实力说话。经济发展是实力,是火车头,是“牵引机”,“牵引”世界经济发展。发生“牵引”影响的是文化。今天,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名,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国将达到世界第一位。所以,就有了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奔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整合各种文化资源与文化力量,启动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步伐,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奔向新中国成立100年,通过深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再创造和集成创新,第一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梦想。
  其实,近代中国以来,中国的文化建设有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个历史建设任务: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翻身”。中国人民从1840—-1949年,用了100年的时间,在反帝反封和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始终围绕着时代的主题构建与创造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文化。到了1949年,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第一个任务。
  第二个历史建设任务是: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2049年建国100周年,实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的文明富裕”。这第二个文化建设任务,如同走过的第一个路程一样,也经历了复杂的建设历程。社会主义建设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历了“阶级斗争扩大化”政治文化的错误与曲折。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三十余年的大发展,在继承和创新红色文化中,在批判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文化中,在与各种“西化”思潮与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博弈中,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民再次扬帆启航,为着奔向建党100周年,奔向建国100周年,实现文化强国富民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吹响了向“百年进军”的文化号角。
  现在看来,从传统的中国到现代的中国转型,从传统的中华民族到现代中华民族的转型,从中国传统文化到中国现代文化的转型,最少需要200年。前100年,1840年—1949年;后100年,1949年—2049年;一方面,显示了两个根本不同的文化建设任务;另一方面,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波澜壮阔、曲折艰辛的两百年文化转型历程。这200年的社会转型,是我们考虑所有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就连祖国统一大业问题,都需要放在这两百年的进程中给予通盘考虑。这样,我们的文化建设才会有历史的依据、现实的依据,民族的依据。
  面对两百年的文化建设任务,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深感使命庄严、任务神圣,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此,必须牢记使命,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届六中全会解读之五

建设文化强国是对国内外的一个宣示

——北京大学陈少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六中全会召开的时期恰到好处,因为大家越来越关注文化,经济发展也需要文化作推动,文化软实力应该考虑文化怎样走出去,好多和文化有关的一系列事情,都需要进一步地思考和梳理。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关键时期作出关键决策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会议。
  陈少峰教授表示,六中全会《决定》具有三大亮点。
  亮点一: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陈少峰认为,全会把发展文化看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将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并列,经济上成为强国,文化也要成为强国,这就指明、并标示着我们国家在对外交往方面,不仅要通过经济发展去参与国际竞争,还要不断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在国际上成为一个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对国内外的一个宣示,引导我们要重视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陈少峰说。
  亮点二:全会对提出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的新局面
  陈少峰认为,我国的文化创造和创新,实际上跟以前相比起来,我们在繁荣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包括文化市场的体制机制建设,还是需要动员更多的力量来做的。
  因此,全会的一个亮点,就是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全会讲到人才结构问题调整,意识到高端人才资源比较缺乏,将文化创新、文化创造说得比较深入、具体。换句话说,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释放出活力,让更多力量参与文化创造和创新。
  所以,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来讲,下一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推动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工作的重点会从过去的体制机制改革转向怎样创造更丰富的文化产品,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亮点三:全会提出构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陈少峰表示,全会在在文化产业方面,提出了以市场配置资源,重视民营企业,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现在,我们不仅要重视国有文化企业,还要重视民营文化企业,重视各种民间和政府的各种资源,发挥它们的功能和创造力。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全会对市场配置资源、完善市场体系、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方面有非常多的表述。文化产业发展这个领域,全会中讲得更具体、更深入了。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之六

文化人才培养的几个新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范周

对文化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多管齐下、多元发展。除国民学历教育之外,还应更多地调动社会积极性,从不同层面培养文化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对文化人才的教育培养应当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教育定终身。
  ●在人才培养当中,应该对起到领军作用的骨干人才进行超常规和跨越式的培养。
  ●《公报》中提到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是我们完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实现党对文化建设全面领导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全会的一个突出亮点。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人民网记者就文化发展中的文化人才培养问题,专访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
  范周指出,在我国文化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关系上,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文化强国不仅仅体现在文化的某一具体方面,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精品生产、公共文化权益保障、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我国文化走出去、文化软实力彰显等等。
  范周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十分关注对文化人才的培养问题。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全面发展之后,对文化人才的需求量特别巨大,这就提出了几个新的问题。
  一是对文化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多管齐下、多元发展。除国民学历教育之外,还应更多地调动社会积极性,从不同层面培养文化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公报》中提出要关注对一些行业的领军人物和特殊人才的培养,但目前我们亟需的是大量的普通文化管理工作者、文化市场营销工作者、文化创造者和制作者,而当前我们偏重于精英化培养,忽略了普通文化从业人员的培养。在广大的农村、在两千多个县域当中,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应当是踏踏实实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文化从业人员,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领域。
  二是对文化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兼容并蓄。对有一技之长的、从海外回国的人员,要用事业留人,要善待他们。为更好地满足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需要,对一些已经在行业中取得学历教育资格的人才,应当开展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同时,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担负起中下端、也是需求量最多的文化人才的培养。
  三是在人才培养当中,还应对起到领军作用的骨干人才进行超常规和跨越式的培养。让那些在企事业单位中起到领军作用的骨干人才得到超常规和跨越式的培养,使其对国际前沿动态,以及国内目前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前沿了如指掌。对领军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靠学校,也不能仅仅靠实践,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
  范周认为,我们对文化人才的培养教育应当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教育定终身。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型业态的出现,文化艺术与科技的结合,给我们的教育又随时随地提出了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文化人才是复合全面、兼容并蓄的,以适应更多的业态发展和更快的产业发展。
  在《公报》当中,文化人才培养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给教育工作者和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责任。要仔细研究培养方式和课程设计,要重新审视现有教材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还要让我们的教育和国际接轨。
  范周指出,《公报》中提到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是我们完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实现党对文化建设全面领导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全会的一个突出亮点。使得过去由一般的关心、关注文化发展建设而进入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考评体系和机制中,这也是过去我们在历届党代会和全会当中没有的,是一个重要亮点。
  范周表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给我们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作为文化建设的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要为文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十七届六中全会解读之七

六中全会彰显良好政治生态和中国形象

——北京师范大学孙津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顺利闭幕。此次全会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北京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孙津教授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十七届六中全会聚焦文化体制改革意义重大,非常及时,彰显了党的优良政治生态和中国形象。
  六中全会彰显党的优良政治生态
  十七届六中全会到十八大之前还有一个换届的时期,围绕换届之前有若干的主题,孙津认为,六中全会把文化作为主题是应该且十分必要的。为什么这样讲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要建设得好,才能走得下去,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换言之,人们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在于这个名字,而在于它是否做得好。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不能关起门来,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干什么。一定要是没有窗,没有门,大家一起看,一起参与。
  孙津指出,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事业建设好,党的事业才会被人们所认同、接受。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标准趋同,你增高,我也增高。在这种状况下,文化问题就非常突出地成为我们彰显中国特色的形象。如何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体现中国特色和形象的就是文化。换句话讲,共产党的形象体现在哪里?其实体现在文化领域。这里讲的是整体政治生态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六中全会召开非常及时意义极其重大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体制改革为主题非常必要。必要在哪里呢?孙津指出,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市场经营性,而且还应该有导向性。既要有市场,还要有导向,于是必须有体制改革。全会《公报》中称“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就说明以前已经在推进了,现在要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
  从根本上讲,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规制问题,一个底线问题。我们说党要管党,要反腐败,不反腐败,就会亡党亡国;但是不讲文化会亡种,因为文化是人的习惯,习惯没有了,人就随意了,这个种存在不存在也就无所谓了。
  因此,无论从党自身的政治形象,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角度,还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文化问题必须天天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十七届六中六中全会的召开意义极其重大,非常及时。

十七届六中全会专家解读之八

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高瞻远瞩

——中宣部理论局原副局长张国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8日闭幕,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网记者采访了中宣部理论局原副局长、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他认为,这次中央专门就文化发展问题召开全会,是一次高瞻远瞩的会议,能够集中全党的智慧研究文化强国战略,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远见。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文化强国的号角,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张国祚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没有先进、繁荣的强大文化,对国家的兴衰存亡至关重要。一个国家硬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跨;如果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跨。当今世界风云突变,各种矛盾还很突出,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国内来看,尽管经济发展很快,但我们也是各种矛盾多发的阶段,特别是目前我们处于经济转型的攻坚时期,能不能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文化发展就显得很重要。我们国家经济规模发展很大,但文化软实力相对较弱。任何国家的发展,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个是硬实力,一个是软实力。按世界统计,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都远远超过我们中国;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当中,美国、欧盟、日本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份额,而中国却非常少,这和中国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要想使我们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张国祚表示,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关键时期,召开中央全会研究文化发展战略问题,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的总结,把文化强国提升在战略层面上来思考,意义非常重大。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之九

六中全会凸显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新视角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编者按: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顺利闭幕,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会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颐武教授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专访时指出,这次全会凸显了文化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显示了中国社会面对未来长远发展的新视角和新战略。全会将文化问题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
  专家简介:张颐武(进入专栏),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
  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凸显文化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意义
  记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集中探讨文化问题,是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对此,您有何看法?
  张颐武:这次全会凸显了文化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显示了中国社会面对未来长远发展的新视角和新战略。全会将文化问题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
  从今天看来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都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持,也需要更多的文化的指引和激励。三十年来,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有了坚实的基础。在奥运会和世博会之后,我们已经在一个新的平台上,面临着新的机会和挑战,在这里,文化已经成为迎接未来机遇和挑战的关键。民族的复兴也需要中国文化复兴的引领和提升。
  六中全会《决定》正是在文化问题上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也为今后十年的文化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鲁迅先生1908年曾经认为中国文化的未来理想是“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目标实现的现实性。
  基于文化认识基础上的发展战略
  记者:为什么文化问题会成为全社会如此高度关注的问题?
  张颐武:发展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就不可能持续,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没有文化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完整的。这也需要深刻地认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在对于文化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总体的战略。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值得关注:
  第一,提升民众的幸福感,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从而提高人民对于社会的认同是一项重要的使命,它会为社会的各种心理焦虑和转型期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文化被普通人所分享,能够让民众更加充分地获得文化服务也是社会所关切的。让文化的力量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让我们的文化有深厚的根基的同时,也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第二,中国的经济还热社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转型,如何突破瓶颈,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也面临文化方面的新的突破的要求。同时互联网时代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产业和社会变化的趋势,出现了文化和科技整合的走向。这就要求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新的进展。
  第三,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高度,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意义,也需要文化方面的新的发展。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和而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对话,通过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持续的传播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让中国发展和崛起的过程能够得到更有力的文化支撑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这些问题,全会的的《决定》意涵丰富,具有战略眼光的解析并指明了未来发展的路径。这些都为未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前提和条件。我们需要文化的自信、自觉和自强。全会所提出的中国成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正是在这一方面
  理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两个方面
  记者:六中全会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请您谈谈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
  张颐武:文化体制的改革就是要让我们的整个社会的体制机制更好地适应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文化的发展的需要。理顺体制机制,既要对于文化发展的路径有全方位的认识,也要对于当下的出现的一些不适应今天中国的状况的问题有深刻认识和具体的解决办法。
  其一,文化发展需要人才的保证,没有在艺术创造、管理经营、创意策划和跨学科的人才的涌现,文化发展就难以持续。因此,改革体制,就是人才的涌现创造条件。
  其二,文化发展的标志就是文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充分的展现,这需要有优秀的作品的出现。无论是为人们做好文化服务,还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或是文化“走出去”都需要有好作品,有好项目才可能实现。体制改革也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做出的努力。今天看文化体制改革还在探索之中。决定在这一方面也有深刻的论述。
  大学需要更多地鼓励创新的文化精神
  记者:张教授,您在大学中任教,请谈谈大学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张颐武:大学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的力量。大学为文化发展准备人才,大学的人文和社会学科为文化发展提供理论和知识的支持,而大学的多学科的特点更为文化发展提供科技和各种专业的支持。大学也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文化的力量和影响。
  今天,我们需要大学不仅仅传授知识,而且为学生带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的土壤,也需要让学生有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的素养。这就需要更多地鼓励创新的文化精神,更多地传承传统文化,吸取一切前人的经验,进行自己的文化创造。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之十

六中全会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武器和实践指南

——专访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理论家仲呈祥

编者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教授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说,只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抓住文化之根,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
  专家简介:仲呈祥(进入专栏),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文学教材编写课题组主要成员。原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总编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客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文艺评论家。
  仲呈祥说,全会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总书记在“七一”讲话里指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要求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精神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来进行文化建设,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央指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着眼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实际工作中感受到,只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够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
  所谓的文化自觉,一是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当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作为社会经济重要支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并且遵从这个规律,自觉地提高文化对历史进步、社会前行、人民幸福的时代担当和重要职责,这是学习全会《公报》后留下的深刻印象。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文化是流淌在一个民族肌体里无处不在的软实力。文化建设的规律在常态,是长期积累、水到渠成的,万勿操之过急、违背规律。一定要尊崇规律,而不能搞冒进,也不能够为了政绩搞突击,要循序渐进,这样的文化才是夯实了基础的,才是能够真正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的。
  所谓的文化自信,是要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自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要充分自信,包括从我们现在倡导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直到我们建国以后的红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革命文化,要充满自信。同时,要对我们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对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一元化指导作用要充满自信。
  仲呈祥指出,现在尤其要注意的是,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大厦的重要基础的那些经典作品,优秀的作家、艺术家,要怀有敬畏的心态,不能够搬用一些西方人性深度的观念,随意地进行解构、颠覆,否则,很容易把作为文化大厦的支柱精品,一根根支柱都给拆卸掉了,整个文化大厦就会坍塌掉,中华民族就会失去致力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文化之根,那是有完全违背中央指示精神的。
  全会强调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传统文化要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强调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这主要是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体现的符合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和我们今天要弘扬的价值取向这个顺势去丰富、深化和发展它。要防止那种逆向地去解构、颠覆、拆卸它。否则,就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不自信。同时,包括我们很多优秀作品,满腔热忱地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历史和建设历史唱颂歌、写赞歌,这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因为这些作品能够给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能源。同时,现在要倡导一些真善美情感的传扬,尤其要防止那些某些作品,以迎合低级趣味,宣传一些不那么真、不那么善、不那么美,甚至于恶劣的个性化、变态自私的心理。
  仲呈祥表示,其实我们有大量优秀作品,都是讴歌了一种时代的主旋律,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我们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幸福、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开创美好的生活,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粘合剂,也是强大的思想能源和精神动力。而那些有悖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人类利用艺术、利用文艺把握事件的美学规律,是不符合文化建设规律的,是不利于我们贯彻执行好六中全会精神的。
  “六中全会给我们提供了理论武器和实践指南,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鼓舞了广大文化工作者,我们应在党的领导下,努力推动文化建设健康持续地大发展、大繁荣”,仲呈祥说。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之十一

六中全会提出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

——北京大学陈少峰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提出,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这反映出新时期执政党对加大文化艺术系统和文化产业系统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
  日前,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就如何通过理解、把握文化人才是发展文化的第一资源,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方式方法来建设优秀的人才队伍、发挥文化创造力等问题采访了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
  六中全会提出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
  ——建设人才队伍和提升文化创造力双重考量
  在中央集体讨论文化大发展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会议上,我们欣悦地感受到执政党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文化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公报》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陈少峰指出,本次会议公报中对有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提升文化创造力问题的阐述,以及将二者结合起来的考量,应该视为一个有关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的整体性新思路。
  显然,文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创造力的发挥,而文化创造的水平又取决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我们应该通过创新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来推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提法正是这样一种理念的体现。
  由此,转变文化人才开发方法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实践基础。陈少峰指出,《公报》里所说的“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像党管干部那样,仅仅依靠行政的考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而是强调要以推动文化创造为核心,以激发创造力为重点,转变文化管理和文化人才培养管理的模式,同时更加重视文化人才,尊重文化人才,积极培养文化人才,建设强大的文化人才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陈少峰认为,今后加大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以及转变开发模式的工作,应该争取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
  第一,加强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提升培养人才的能力。特别是加强高校文化产业管理的师资培养、硕士培养和在职职业经理人的培养,促进高校资源向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
  第二,各级政府应增加文化人力资源领域的资金投入。具体工作可以包括加强对公务员、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的培训和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政府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第三,重视文化人才及文化经理人的能力积累,注重专业化素质的提高和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稳定性积累。
  第四,营造宽松的文化创造环境,包括营造尊重人才、支持人才、鼓励创造的软环境,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
  第五,抓重点,培养综合素质人才。重视高素质文化人才的培养,是文化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急迫的任务。第六,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在中小学开展文化素质和创造力教育,重视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文化意识、道德素质和文化创造力。
  从各地党委政府和各个主管部门的角度来说,陈少峰认为,我们需要切实转变有关文化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方式方法,以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来提高我国总体的文化创造水平和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
  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改革发展成效考核体系
  ——减少行政干预,以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大发展
  《公报》中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这意味着需要通过改进文化管理和转变文化管理方式来促进文化创造,推动文化大发展。那么,如何调整、改进以及转变推动文化发展的方式方法?
  《公报》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怎样才能改进管理的效率,充分体现“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体现文化的科学发展理念和方法呢?陈少峰认为,恐怕还是要从创新的角度来理解,包括去除主观性和盲目性,减少一般化的行政干预。
  针对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这一个提法,我们需要着眼于新时期对于文化发展的要求和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来定位。陈少峰指出,如果我们把着眼点放在“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上面的话,那么,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改变管理和引导文化与文化产业的方式方法,在文化创作、生产、经营等各个领域遵循客观规律,并按照科学方法和发展观来改进在文化领域的评价、引导、指导、推动等做法,以及改进发展文化、文化事业、文化公共服务和文化产业等各项工作作风和方法。
  同时,在以文化产业为基本途径提供文化内容产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时代,我们必须改革或者改进创造文化的方式,其中包括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竞争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一般的文化创作和文化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也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其不同的管理方式转变的要求。
  陈少峰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转变工作方式的基本要求。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和创新,提升文化人才的创造积极性,要求有关管理者要做好更多更细致的服务工作,也要把做好支持文化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作为转变文化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
  就具体对策思路上看,陈少峰认为,实现文化管理方式转变的要点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引导为主,而不是以命令为主。引导的目的是把文化创造者作为文化发展的主要的推动力,引导创造精品。
  第二,发挥各级党委政府服务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重视文化工作者的需求,改进服务方式和方法。
  第三,从粗放转向细致,将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主导的事情做得更加深入细致,以完善政策为主要方式,发挥党委政府各项支持文化工作的实质作用。
  第四,注重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领域进行管理方式的转变,包括比如加大对社会风气的具体引导,支持各种公益性文化组织的发展等等。
  第五,从文化行政转型文化服务,逐步由政府主导、行政管理文化转向政府支持创造文化、行政服务文化。
  第六,持续探索文化管理的新模式,重视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任务的变化,包括适应今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要求。
  通过转变文化管理方式,特别是由行政管理型转向服务导向型,从宣传指导型转向引导激励型,陈少峰乐观地认为,我们对文化的管理工作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十二

立足中华文化培养民族精神

——我国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之子、清华大学钱逊教授谈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五要素

18日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我国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之子、清华大学钱逊教授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设“精神家园”的关键,就是怎样真正把传统中华文化的精神传下去。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缺乏精神追求。以什么为基础来建立精神追求,增强民族凝聚力呢?这就离不开中国文化。要将中华文化的优势真正落实到社会上,这才是根本。文化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要提高中国人自己的精神”,钱逊说。
  钱逊表示,西方的价值观是“物质利益至上,个人至上”,就是以追求个人的最大的物质利益为最高价值观。然而,中国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是与之相反的。中国人的这种价值观,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基础。具体说来,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五要素:
  一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精神第一、群己统一,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儒家上体现的两个最核心内容,体现了中国人最基本的价值准则。
  二是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问题。荀子说过,人和禽兽的区别在于人能“群”,“群”的原因在于“义”。“群”与“义”落实到具体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即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中国人的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有深厚文化根基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
  任何一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不可能离开与他人的关系。那应当如何处理这个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个人要把自己看成是群体的一部分。这与第一个问题又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只有把精神生活放在第一位,追求精神上的不朽,才会与他人相处好。如果你只追求物质享受,就一定是只为个人。
  《论语》说,精神生活要放在第一位,要把个人放到群体中,不要孤立地看待个人。这两点恰恰与西方流行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对立的。西方现在追求的价值观,有人概括为两点:“物质利益至上,个人至上”。加在一起就是:以追求个人的最大的物质利益为最高价值观。中国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是与之相反的。中国的这种价值观实际上就是我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基础。
  三是“礼”。中国是礼仪之邦,西方治理国家靠法。礼是自己自觉去遵守的东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不学礼,无以立。
  四是良心。西方人讲上帝的,西方人批评中国时说,中国人的道德水平差是因为不信上帝,没有上帝的约束。实际上这是不懂中国文化的表现。中国人靠什么约束自己的行为?中国人靠的是良心、羞耻心,知耻,靠的是自己内心自觉的道德约束。
  五是和谐。追求和谐,这是一个普世价值观,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
  “这五要素在今天来讲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些都体现在我们的历史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考虑到把这些要素纳入进去,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带有中国文化的特色。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去探讨和讨论的问题”,钱逊说。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之十三

举国之力促文化产业大发展之八大举措

——北京大学陈少峰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提出,“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日前,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就《公报》中有关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创新要求和发展举措等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陈少峰认为,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并就有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总体上可以将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和采取的举措归结为八个方面。
  第一个举措,是更加明确的目标导向。以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显然,从这个表述中可以看出目标引导的重点,就是从十二五时期起,我国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第二个举措,是充分发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的作用:“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易言之,要从计划发展文化,转变为以计划发展提升文化事业和市场提供主要文化产品相结合,尤其要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的结合。
  第三个举措,是重视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发挥民营文化企业参与竞争和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就要求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不断激发民营文化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第四个举措,是通过鼓励和扶持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改变对外文化走出去的观念和做法:“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方面,应将国际市场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市场空间。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实现对外文化内容贸易的顺差,扩大知识产权的国际市场份额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第五个举措,是完善和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这就要求打破行政壁垒,以文化内容的需求为导向,持续扩大面向各个社会群体的文化供给,以文化精品拉动文化需求,增加政府购买份额。同时,利用技术创新尤其是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传媒企业的竞争力。
  第六个举措,是健全实现文化内容创造的动力机制。《公报》重视文化内容的创造,主张激发全民族的创造积极性:“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应营造文化创造的环境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大众参与内容创作和创造,以此支撑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与提升。
  第七个举措,是转变文化管理方式:“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显然,“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这一个提法,其实质就是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改变管理文化、引导文化与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方法,在文化创作、生产、经营等各个领域遵循客观规律,并按照科学方法和发展观来改进文化领域的评价、引导、指导、推动等做法,以及改进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方法。
  第八个举措,是创新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显然,文化创造的水平又取决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在“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的理念中,强调了要以推动文化创造为核心,以激发创造力为重点,转变文化人才培养管理和文化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更加重视文化人才,尊重文化人才,积极培养文化人才,建设强大的文化人才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中,需要政府在今后的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发展中更加重视发挥市场在完善、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陈少峰认为,党和政府今后将从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开发等角度加大扶持和奖励优秀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的力度,促进文化企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通过发挥竞争机制,积极引导和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十四

文化强国需“造血”民族之“根”要保护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剖析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强国战略的内涵和意义

近日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
  如何深刻认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的内涵和意义?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表示,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造血”,造一个新鲜的血液,给我们这个民族增添新的力量。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强国的建设不是简单完成文化传承的问题,要把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中央三次六中全会议题之变折射发展新思路
  李君如表示,十七届六中全会最大的亮点有两个:一是高高举起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旗帜;二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目标,同时也制定了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前,党中央曾经开过两次全会来研究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第一次是十二届六中全会,当时解决的重点问题是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的同时,要不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是仅仅抓教育、科技、文化建设,包不包括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当时召开中央全会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次是在十四届六中全会,这次会议的背景是我们经历了一个苏东剧变,同时又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所以,这次会议要解决的问题是两个:(1)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怎样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形成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又能够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思想道德。
  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中央第三次研究精神文明问题,这次是讲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讲的“文化建设”和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讲的“精神文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来说的,而文化建设是相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而言的。
  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文化体制和文化建设问题,具体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怎样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时,形成一种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国。
  所以,中央每一次研究文化问题,都有一定的历史条件,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了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就是亮点。
  保护中华民族之“根”勿简单传承
  如何正确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李君如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使命感、责任心。今天,中央强调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因为我们面临着精神生活如何健康发展的紧迫课题。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的改善了。但是,一个健康的社会,除了要有比较丰厚的物质文明条件之外,更要有比较健康的精神文明的条件。我们有的人钱包是鼓了,但是脑袋是贫乏了。所以,六中全会重申了一句话:“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李君如说,精神生活的问题联系到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来看,就更为严峻。因为中国现在是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中心舞台,要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要让世人看到中国人是对资源、生态具有保护、对人具有爱心的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责任心、是否爱好和平,不仅关系着社会和谐,而且也关系着国际形象。
  所以,李君如表示,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具有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心,我们必须认识到今天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在成为世界大国之际,需要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上来。
  李君如说,历史上,中华民族崇尚、敬畏天,而不是上帝。因此,中国人从古以来就认为做人、做事要符合天道,尊重天意。道可道无常道,天道、天意是通过“理”和“德”体现出来的。所以中国人特别强调一个是道理,一个是道德。“理”和“德”都是根据天行有常,根据这个“常”也就是规律得出来的。所以,中华民族的一个特点就是讲道理、讲道德。中华民族是特别重视道德的一个民族。
  李君如指出,“小悦悦事件”体现出社会的冷漠和精神的贫乏,之所以会那么引人关注,因为许多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过程中,把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伦理传统丢掉了。这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根”在悄悄的腐蚀了。而这个“根”的腐蚀对中华民族来讲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不是某一个人有没有人性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能不能够保持自己优良传统的问题。
  所以,不仅广东应该“拒绝冷漠”,全国各地都应该“拒绝冷漠”。“拒绝冷漠”是为了保护好我们这个民族的“根”,让我们这个民族能够以一种讲道德、有爱心的优秀民族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因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加强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简单完成文化传承的任务,而是要解决我们现代化进程当中精神生活领域的问题,要把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所以,十七届六中全会高高举起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旗帜”,李君如说。
  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精心“造血”
  网友提出,为什么叫“文化强国”?难道我们文化发展的目的就止于“强国”?李君如表示,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以下战略意义:
  第一,建设文化强国,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一个民族国家若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绝对不是一个强国。因此,要建设成一个强国,不仅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还要有强大的文化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社会活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一个多元的社会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利益上,而且表现在思想上。所以,中国13亿人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多样性、选择性、多变性等一系列新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这是我们现在碰到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要解决的课题。所以,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就是要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二,建设文化强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新阶段有许多难关需要我们去攻克,有许多社会矛盾需要我们去化解。这个时候尤其需要一种精神的动力和智力的支持。所以,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用文化来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因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所以,建设文化强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全面实现我们的现代化目标。现代化是我们几代人梦寐以求的追求,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到205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且越来越取决于文化的发展。
  第三,建设文化强国,是要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被人看不起。所谓的“东亚病夫”,不仅仅指的是我们的物质条件差,而且指的是我们的文化素质差。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国人大批走向世界,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我们的国人在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中表现出不文明,留给世人的就是一种不佳形象。这种情况下,怎么让人看到一个大国、强国形象呢?所以,我们建设文化强国,从总体上讲也是为了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四,建设文化强国,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就是因为我们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是,血液是要更新的,否则就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以,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造血”,造一个新鲜的血液,给我们这个民族增添新的力量。这个新的力量,归根到底就表现在我们中国人思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上。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最大的福祉。
  中华文化应该走出去但不能搞扩张
  李君如表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包括众多方面的内容,而创新力则是最重要的内容。国家文化“软实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要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第二个方面要增强我们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三个方面要增强我们文化的传播力。因为,一个没有凝聚力的文化,不能算是有实力的文化;一个没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文化也不是有实力的文化;一个没有文化传播力的文化,只能孤芳自赏,也不能说是有实力的。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词是“实力”。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李君如认为,中华文化应该走出国门,但是我们要明确,绝不搞对外文化扩张。文化扩张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民族尊重世界各个国家的民族传统,而且愿意和世界各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中华民族善于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同时又能够把世界优秀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新文化。
  我们用政府扶持、国家推进文化交流的时候,固然是很好的。事实上这几年我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比较多的都是政府之间的交流,我们缺少的是民间的交流。所以,我们要加强的还是怎么样推动民间的文化走向世界,而通过市场化的途径把我们中华优秀的文化同世界各国进行交流。
  这几年我们讲文化“走出去”,实际上更多的是文化“送出去”而不是“走出去”。就是政府花了钱“送出去”,办各种演出、展览、研讨会。所以,我们缺的不是政府的扶持,缺的是市场化的文化交流。而市场化的文化交流靠的是精品力作,能够打进世界市场的小说、电影、视频、演出。所以,我们政府要支持和扶持的是什么呢?就是使得我们各个文艺团体,能够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然后通过市场化的交流渠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建设文化强国需借鉴美国文化发展经验
  网友提出,为什么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其文化影响力能独霸世界,而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却小的可怜。
  李君如表示,美国现象始终是我们应该好好去研究的。美国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既没有那么多文物可以挖掘,也没有那么多文化典籍可以传承。但是,它的文化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研究美国的文化现象,并不是要崇尚媚外,不是简单地肯定美国文化,而是要好好地思考一下文化建设有什么规律,建设文化强国应该有什么样正确的途径。如果不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这个目标,很可能就变为一种口号。
  在李君如看来,美国文化现象有以下几点可以供我们参考:
  一、美国很重视文化的创新。我们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好事,但是好事背后也有一种隐患,那就是背上了文化的“包袱”,缺少文化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文化是我们一个民族血管里的血液,血液是要更新的,否则就意味着生命的衰退。所以,一个民族文化有没有一种持续发展的能力,取决于它能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能不能创新。美国文化现象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创新。
  二、美国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文化是靠人去塑造的,是要靠有创新能力的人去推动的。人才问题在文化建设中间事关全局,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人才和其他人才不一样,它不是靠那些听话、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人和事,而是靠求新求变来给社会提供崇高追求的精神力量。所以,一个国家文化要发展,首先要有一大批创新人才。
  美国重视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同它具有一种多样性的包容文化环境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在文化创新过程中间,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看法。是包容,还是扼杀,将会影响到创新人才的成长,更会影响这个国家文化的繁荣发展。所以,毛主席提出的“双百方针”,实际上是一种包容性的政策,我们现在提倡文化繁荣也是因为社会逐渐增加了这种包容性。如果没有这种包容性,就不可能有创新型的人才,就不可能有文化的繁荣。
  三、美国十分重视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文化的影响力是在传播中实现的,在一个商业社会里,市场是文化传播的良好渠道。所以,美国的文化影响力就是同它的文化传播力相联系的,而文化的传播力又同它的文化市场的发展相联系的。比如一部《阿凡达》可以十几亿的收入,就是靠市场。而市场带给美国的不仅仅是美元,而且是美国的文化影响力、美国的软实力。所以,我们这次六中全会根据这几年文化改革的经验,强调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要大量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市场化的路来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来扩大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美国的文化现象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去很好的思考和总结的,我们不要去感叹美国的文化为什么那么强势,而是要去研究我们的文化怎么样也能够按照文化发展的规律而繁荣发展起来。中华民族要在文化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陈叶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