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海迎来40.8℃史上立秋最高温,滚滚的热浪也挡不住计算机学院近20名教师参与学院在延安西路校区召开的学院群体路线调研会的热情。第二会议室召开了学院群众路线调研会。为了更好的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学院的中心工作相结合,此次调研会采用集中与分组的形式进行。集中调研阶段,学院党政班子充分介绍和征求与教师发展紧密相关的学院岗位设置和聘任办法,分组调研阶段由学院安排的四个系、室组分别征求教师意见。
会上,总支书记孙莉向与会党员和群众传达了校党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精神,介绍了学院开展此次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已开展的相关活动,并对下一步相关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她要求软件系、应用系、信息系、院办、辅办和实验室要深入基层,针对“四风”问题,进一步开展访谈调查,听取意见,准确把握师生对于学校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反应强烈的问题。

院长刘国华代表学院党政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关于2013—2016年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讨论稿)》。针对学院缺乏高层次、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获得人才计划资助的教师少,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不足等问题,此次细则将引进与培养1251人才计划中2、3、4级人才纳入岗位目标任务中。讨论阶段,曹奇英教授、信息系主任宋晖教授、软件系主任夏小玲副教授、应用系党支部书记万燕副教授以及其他与会的专业系教师、辅导员和院办老师等结合各自部门和岗位的实际,充分交流了感想和看法。大家认为细则既要符合学院教师的工作实际,又要与学院发展的目标相结合,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导性。在总结阶段,学院班子表示,要抓住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机遇,严格按照“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抓手,人才和成果为落脚点”的工作方针,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聚焦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学院办学质量,为促进学院新一轮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分组调研阶段,软件系、应用系、信息系以及辅办、院办和实验室联系组分别安排了调研交流。各组负责人为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和相关党支部书记,大家在前期个别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借此次时机进一步交流了意见。大家普遍反映,学院党政班子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在四风中不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但也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在学院发展的关键瓶颈期,抓好学院凝聚力建设这一发展的法宝,进一步重视在凝聚力方面产生的新问题,尽最大可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决策,推进学院发展;二是学院领导要不断加强学习,注重理念创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开阔眼界,鼓励创新,使学院管理变得更加简便又合理。如建立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的有效考核制度,设立院领导值班制或在院办设置领导意见签署接待;三是学院领导班子要尽量多参加基层学生组织的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增强领导、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如运用易班、微博等新媒体与学生和学生工作者开展互动交流。而在学院的发展中,大家均非常关注学科点和师资队伍建设这两大学院发展瓶颈问题,希望学院党政班子能在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泛、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寻找措施,科学谋划,寻找发展突破点,为迎接2014年的学院十周年庆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外,学院班子非常关心在延安路校区住宿、冒着酷暑参加企业实践的近百名学生情况。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叶晓燕和辅导还交流并安排了近期党政班子和学院教师代表到企业和宿舍探访学生工作,将调研中反馈的意见得到了及时的落实,体现出了学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