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1日下午一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十五期党校全体学员在松2114教室上了以聆听了关工委徐鹤群教授主讲的《追求卓越,立志成才》主题讲座。
在讲座中,许鹤群教授通过讲述身边两个普通学生在求学期间的成长经历,用生动的例子向本期党校的学员们诠释了讲座的主题——“追求卓越,立志成才”。
首先,许教授讲述了张治的例子。张治,1977年出生于甘肃庆阳,1998年获四川大学机械系学士学位,2002年获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获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博士后。1994年,张治考进四川大学时,高考成绩名列班级倒数第二,但是在本科毕业时却上升到班级第一。而促使他达成这种成就的,是他在大学期间努力提高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但是,许教授说,真正促使他认识转变的事“马克思主义原理”这门课,这门课让他知道了在西方还有“苏格拉底”等等。在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考研、考博甚至是博士后的科研道路。许教授在总结张治成功的因素中指出,“对个人的自我约束、增强个人的自控能力、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管理好时间”这几条因素是值得党校学员们学习的。这个例子教导我们应该熟悉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同时要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实这也是党校学员提升自我的必经之路。
第二个例子是一位IACE女孩的成长经历。这位女孩是上海市三女子中学毕业的学生,现在就读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她是一个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她获得了各种证书。她担任着许多社会工作,一直是班里的班长或者其他重要的职位。她对于同学也很热心,有困难会及时给予帮助。许教授引用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教导我们思想意识、思想状态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社会实践的作用,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要合理运用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高效出色地完成任务,达到成功的彼岸。
随着话题的深入,许鹤群教授为党校学员们应该如何发展做出了归纳。一方面,人应培养自己成为具有科学思维的人。许教授指出,大学生要学习一些“形式逻辑”,从而使自己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学生应培养自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21世纪人才的新特征是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亲和能力、洞察能力、创业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呢?针对这个问题许教授做出了精辟的论述:善于学习是基础,深于思考是关键,勇于实践是根本。所谓“艺多不压身”,许教授接着又提出大学生应造就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不能贪多,而应该着重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努力使自己在这一方面达到顶峰。
通过许教授的讲座,党校学员们对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又清楚了许多。相信他们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克服重重困难,为达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