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建言人生
发布时间: 2016-04-20 浏览次数: 827

2016419日下午,信息学院第一期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学员们就各自阅读书目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读书报告会,在报告会中,同学们积极讨论,争相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交流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大家收获颇丰。

崇德小组的杨逸凡同学就《道德经》一书,围绕“崇德”的话题展开了汇报。汇报中,杨逸凡同学以“道可道,非常道;名曰名,非常名。”这《道德经》里的首话开篇,提出“道”是一种难以用言语描述的事物,当今社会很多人刻意追求“道”,反倒是落了下乘的观点。并以高调行善陈光标为例证,进一步证明应该“上善若水”,大道之行不必去道德绑架,自然会有人加入到大道之中,做到一种“道本自然”。

接下来,他将“道”与“德”联系到一起,指出“德”是一种顺应自然、人心、客观规律的行事准则。举了孔夫子教化天下、司马迁忍辱明史、王祥卧冰求鲤的例子,提倡通过修善可明之“德”而求得自己的道。

然后,他对书中的重点思想“无为”进行了阐释。他指出“无为”并不是消极无所作为,其本意应该是静心、净心而“不妄为”,从而在“无为”之意下更好得去“有所为”。

在最后,他指出无论我们怎么说道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感官,全面认识和系统分析客观事物,顺应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才能获得自己的“德”,求到自己的“道”。

  

之后,博学小组的袁紫姍同学对其的内容分别就“道可道,非常道。”其中是否矛盾?“卧冰求鲤”这种不顾自身的行为,到底算不算一种“德”?有关部门人员打着“无为”的旗号不干事,“无为”是不是不好?三点提出疑问。就这三个问题,杨逸凡同学先是进一步详细解释“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指出第一、三个“道”指“万事万物的真理”,第二个道指“说出”,明确不构成矛盾。而后指出“卧冰求鲤”主要是宣扬一种“孝”的精神,此处是略带夸张,不过重点仍是“孝”为“道”。最后,再就“无为”进行解释,表明“无为”的正确含义应该是在静心、净心而“不妄为”的状态下去更好的“有所为”,问题中提到的“无为”是一种曲解,此“无为”非彼“无为”。

然后其他几组分别就《焦裕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雷锋日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以ppt展示、演讲等形式与所有学院进行了交流。

  

交流结束后,信息学院学生党建工作负责老师郭姗就学员们的分享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点评,她鼓励学生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将书籍中的精华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让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广博的涉猎知识,做一个有工科学术背景,能文能武的全才。

    据悉,信息学院发展对象培训班别具匠心的将所有学员以东华大学校训分为“崇德”、“博学”、“砺志”、“尚实”四组,以此为小组各自研究的关键词,并完成调研、读书和微电影拍摄等培训任务,学员们深度发掘关键词的内涵,并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以校训为主题弘扬爱校荣校、爱国爱党的正能量,为学院广大入党申请人和积极分子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